参考消息网1月30日报道 英国《金融时报》网站1月28日发表题为《乌克兰危机是对“拜登主义”在外交政策上最大的考验》的文章,作者为詹姆斯·波利蒂和杰梅特里·谢瓦斯托普洛,全文摘编如下:
2021年2月初,拜登短暂到访美国国务院,发表了上任后的首次重要外交政策演讲,承诺要遏制所谓俄罗斯构成的威胁。拜登声称:“我们将毫不犹豫地让俄罗斯付出代价,捍卫我们的切身利益和我们的人民。”
一年后,随着俄军队在可能出兵的“威胁”下集结于俄乌边境,以及普京试图迫使北约限制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,拜登正面临对这些言论进行清算的时刻。
对峙的结果将决定拜登给美国设定的愿景,即在特朗普的分裂和孤立主义之后,美国是否仍然能够团结西方国家。
如果俄罗斯要么退却,要么因为“攻击”乌克兰并且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,那么所谓的“拜登主义”的前景将完好无损。如果不是这样,它就有破碎的风险,使美国对抗其他对手的行动遭受打击。
这场危机在美国从阿富汗慌乱撤军仅几个月后就爆发了,这场撤军导致人们对美国在国际上投射实力的决心产生了怀疑。
参考消息网1月30日报道 英国《金融时报》网站1月28日发表题为《乌克兰危机是对“拜登主义”在外交政策上最大的考验》的文章,作者为詹姆斯·波利蒂和杰梅特里·谢瓦斯托普洛,全文摘编如下:
2021年2月初,拜登短暂到访美国国务院,发表了上任后的首次重要外交政策演讲,承诺要遏制所谓俄罗斯构成的威胁。拜登声称:“我们将毫不犹豫地让俄罗斯付出代价,捍卫我们的切身利益和我们的人民。”
一年后,随着俄军队在可能出兵的“威胁”下集结于俄乌边境,以及普京试图迫使北约限制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,拜登正面临对这些言论进行清算的时刻。
对峙的结果将决定拜登给美国设定的愿景,即在特朗普的分裂和孤立主义之后,美国是否仍然能够团结西方国家。
如果俄罗斯要么退却,要么因为“攻击”乌克兰并且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,那么所谓的“拜登主义”的前景将完好无损。如果不是这样,它就有破碎的风险,使美国对抗其他对手的行动遭受打击。
这场危机在美国从阿富汗慌乱撤军仅几个月后就爆发了,这场撤军导致人们对美国在国际上投射实力的决心产生了怀疑。
美国企业研究所外交与防务政策室主任科里·沙克说:“如果美国无视俄罗斯的挑战,在亚洲造成的后果可能会很严重。”
随着风险不断上升,拜登及其外交政策团队的立场明显变得强硬。本周,五角大楼下令8500名军人待命,随时准备部署。美国和欧洲盟友也在密集讨论对莫斯科实施一揽子经济制裁。
拜登的做法使华盛顿稍感宽慰。就连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也对拜登有所褒扬。他说:“他们正准备在‘入侵’之前而不是之后采取措施,在我看来,政府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。”
毫无疑问,乌克兰未来几周的局势不仅是拜登的关键时刻,也是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关键时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