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智库频道>海外智库>智库报告>正文

CSIS发布长篇报告《中国军事动态与演进战略评估》

参考消息网10月14日报道(记者 李溯)近日,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(CSIS)发布报告《中国军事动态与演进战略:图文净评估》,内容主要为对中国“大国竞争能力”发展评估,作者为该中心名誉主席安东尼·科德斯曼,中文译文约10万字。

该评估报告使用大量图表、地图和表格,从多个视角分析有关中国战略和军事能力的详细数据。报告总结了中美两国民用、经济和技术趋势,并认为相关预测差异较大且存在争议。

该报告数据来源包括美国国防部关于中国军事力量年度报告、国会研究服务部报告、美国作战司令部、日本和韩国官方报告,以及其他智库、媒体和机构的研究报告。此外,还有部分专家给出的估计数据。

报告认为,在解读这些预测和数据时,有五点值得注意。

第一,认为中国强调政治、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综合运用,并不追求与大国爆发冲突。中国潜在优势是可以集中力量在民用和军事层面投入资源。美西方国家越来越多地试图采取制裁等措施,但并无能直接整合此类行动的政治经济体系。

第二,认为非常规战争和重大冲突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变化,带来未来的高度不确定性。报告认为中国在民用技术和尖端制造业领域取得相对成功,这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里主导军事竞争的未来,且方式难以预测。

第三,认为现有情况反映美在印太地区尤其是南海、涉台议题等方面非常强调竞争。报告认为,截至目前,美国一直将重点放在提高与中国进行大规模战争的能力上,这种措施虽然必要,但并不能替代全球范围内的复合竞争。

第四,认为当前要准确预测中美核力量、核/常规作战部队的未来力量对比,尚为时过早。报告认为需重新定义大国之间的核平衡和力量对比,评估核风险,认为新的战争形式可能使威慑、作战、防御和军控等方面挑战进一步复杂化。

第五,提示国际统计数字在可比性方面存在不确定性。当涉及完全不同的政治、军事和经济制度时,这些数据难以进行直接对比。

报告具体章节如下:

一、中国的公开战略

二、中国军民融合(MCF)观

三、中国更广泛的军民竞争力

四、中国不断增强的研究、发展、试验与评估(RDT&E)与制造能力的竞争

五、中国日益增强的全球军民存在及影响力

六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结构与军力发展

七、中国的军费开支

八、军事技术和武器转让

九、中国、俄罗斯和美国的总体军事力量

十、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军力增长相对于美国印太军力:1999-2025年

十一、中国在亚太的战略地理和军事活动

十二、中国西部战区及在印度洋和海湾的作用

十三、中国南部战区及在南海和太平洋的作用

十四、中国大陆和台湾

十五、中国的中部和北部战区与日本、韩国、俄罗斯

十六、中国陆军

十七、中国海军

十八、中国空军

十九、中国核力量

二十、中国不断发展的精确打击能力以及火箭和导弹部队

二十一、中国民用和开源军事/情报空间能力的演变

二十二、中国网络战和信息战能力的演变

|  参考智库机构用户可在信息平台参阅全文。

凡注明“来源:参考智库”的所有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。

热文推荐